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867号公告,由湖北大学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吴文华教授课题组自主选育的两个水稻新品种琴旱优651和旱优718,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稻20244010和国审稻20243141。这标志着湖北大学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琴旱优651是湖北省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填补了湖北省在这个板块的空白。该品种全生育期113.4天,比对照早熟0.3天,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7.3千克,比对照增产6.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6.4千克,比对照增产4.8%。2023-2024年,该品种连续两年在老河口张集农场连片两千亩旱播旱管种植,全程无淹水灌溉,琴旱优651表现出生育期适宜、抗旱能力好、结实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
旱优718属于长江中下游麦茬籼稻品种,全生育期118.5天,比对照早熟5.0天,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3.3千克,比对照增产5.1%;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5.1千克,比对照增4.8%,该品种米质达行业标准优质二级。2024年,该品种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产量好、米质优的特点。该品种还参加了广西桂南晚籼组区试,适应性好,表现出色,有望于2025年扩区审定。
湖北大学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选育目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团队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对接市场,充分发挥在传统育种领域优势,扩大与外部科企单位交流合作,品种选育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团队近5年来独立或联合外部单位共选育10个(次)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团队核心成员付冬博士介绍,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水稻品种审定数量实行“只减不增”的控制原则,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质量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竞争愈发激烈。2024年全国共405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企业审定约320个,国家、省、地区各级农业科学院审定约70个,各农业大学及非农院校等审定约10个。湖北大学通过审定的两个品种均已被企业提前两年锁定,琴旱优651和旱优718分别由湖北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嘉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开发,两家企业前期已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开展了试验示范、种子试制试繁等工作,2025年杂交种子将正式走向市场。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