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数字科技 . 永红展业集团旗下展会

行业资讯

“中国富硒稻米之乡” 方正激活农业新动能

2025-11-11

近年来,“中国富硒稻米之乡”方正县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推动富硒稻米产业向生态化、绿色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逐步构建起以种植为核心、深加工为延伸、科技研发为支撑的“方正模式”,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突破53万亩,“方正大米”作为我省唯一稻米品牌被列入2024年全国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名单。目前,“方正大米”品牌价值评估达138.08亿元。

稻虾共作一田双收 生态种养效益高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方正县会发镇的马杰家庭农场,十多栋大棚依次排列,蔚为壮观。农场技术员王力刚带领记者走进稻虾养殖大棚。他介绍,秋收后农场开始忙碌稻虾苗的孵化和越冬,现在小龙虾都钻进大棚池的泥土里,不久将孵化。

谈起今年稻虾种养的收益,王力刚兴奋地介绍,今年农场种植了4000亩虾稻,亩产1050斤。农场养殖小龙虾之前,大米最贵也就卖每斤5到6元。稻虾共作养殖小龙虾后,普通水稻变成了生态稻、虾稻米,现在每斤能卖到12.8元,春季时就已预订出去。除水稻增值收益外,每亩能收获小龙虾45斤,销售也红火,每斤能卖45元以上,个头大的9钱小龙虾的价格能卖到每斤80多元。

来到方正县松南乡黎明村,村党支部书记冯国清正张罗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他向记者介绍了“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结出的又一季丰硕成果,“今年在1000亩稻田中投放100万尾小龙虾虾苗,光小龙虾每亩就能增收600元到700元,水稻每亩能挣800元到900元,今年农户的收成是节节高啊!”

松南乡依托优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寒地小龙虾产业。现在,全乡已有2个家庭农场率先开展规模化养殖,投放小龙虾苗300万尾,综合种养面积达3000亩。通过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农业新科技赋能 促高产提品质

“方正稻米产业走出了生态高效的农业新路,除了养殖模式的创新,农业新科技的大力推广应用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韩玉国向记者介绍,今年全县种植面积110.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4.6万亩。经实地测量,水稻产量在每亩550公斤到580公斤,整体较往年产量有所提升,综合体现在分蘖率、结实率、千粒重等数值均高于往年,较同期每亩增产10%左右。

方正县以“科技农业”为引领,加快“五良”融合与推进,重点突出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植根于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融合创建集成配套技术模式,针对农业“耕、种、防、收”不同阶段,围绕品种繁育、农机推广、作物栽培、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方面,农技推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基层体系协同推广水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持续完善。集中把控播种、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建立“促高产、强抗性、提品质”粮食单产提升技术模式,在德善乡和会发镇创建600亩“样板田”和“辐射源”,推动农业新技术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

水稻单产提升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示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以2025年绿色植保工程项目为平台,集成组装“使用安全、质量可靠、效果突出、绿色增产”的产品和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绿色防控,促进水稻单产提升。创建400亩的示范区,辐射面积达6万亩。

强化农技推广 丰产丰收得保障

韩玉国向记者介绍,方正县强化农技推广,是农业丰产丰收的坚强保障。比如,粳稻优质培肥规模机械化及产业化技术集成模式,示范引领作用强劲。整合5家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集成优势,联合省农科院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专项,创建5处粳稻优质培肥规模机械化及产业化技术集成模式百亩示范区。

水稻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械化作业,为加快智慧农机推动现代化农业体系构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北斗导航系统软件的装机应用,保障插秧机械作业时苗带笔直、临界行距一致、插植深浅一致,提供苗齐、苗壮、苗匀标准化作业模式,突显水稻轻减化种植优势。全县无人驾驶插秧机械总数由2023年的70台增加到今年的200台,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大跨跃。

另外,方正县水稻无人机精准变量追肥养分高效管理技术模式示范效果显著。无人机精准变量施肥是机械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重要举措,为创建机械化精准施肥“方正模式”抢占“科学施肥”至高点,目前,方正县已建设寒地水稻无人机精准变量追肥养分高效管理技术示范区120亩。实现植保无人机精准变量追肥,有效提高田块水稻长势均匀程度,节约肥料5%到8%,提高水稻产量1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 时间:2026年5月26-28日
  • 地点:待定
  • 今天距"优质大米发展网【官方网站】第十六届RICE中国大米展【官网】优质大米展【官网】大米展【官网】"开幕还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