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碧绿的裙摆,拂过南京各处广袤的田野,天地间一片生机。正值稻米插秧季,江宁区湖熟街道的种植大户倪清早已忙碌起来,将一排排碧绿的秧苗插进稻田,期待孕育丰收的稻穗。
“我们种的大部分是‘南粳46’,销路很好,现在就有订单上门。”倪清介绍,他种植的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南粳46”水稻,不光亩产高,口感还好。“而且每斤价位要比普通稻谷价格高7毛左右。”
“南粳46”从田野走上餐桌,花了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及其团队十多年时间,当年,王才林带着团队从南跑到北、从东跑到西,收集了数千种粳稻资源,不停播种、实验。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一般还需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进行适应性试种,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培育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张亚东坦言,“南粳46”第一年推广其实进行得并不算顺利,由于是新品种,适宜推广区域狭窄,没有种子公司愿意来代理销售,农户也不是很信任,担心产量和销路。研究所只能自己布点,进行小范围示范种植。“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年丰收季,试种大户反映品质上乘,产量也不错,很多农户主动联系想要来年种植“南粳46”,种子公司自然也追逐上门了。
张亚东表示,后续将重点改良稻瘟病抗性、外观品质和功能品质,培育一批综合抗性更强、外观品质更好、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南粳系列品种,让南京市民在家门口吃上更好吃的本土大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蒋琰/文字、脚本 甘欣宇/拍摄、剪辑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